消委會檢測98%吞拿魚及三文魚含水銀 「爭鮮」超標可影響胎兒中樞神經【附名單】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4/15 10:03

最後更新: 2019/04/15 16:08

分享:

分享:

消委會檢測發現98%三文魚及吞拿魚刺身均含有重金屬水銀。

三文魚及吞拿魚刺身水銀超標!消委會從市面搜集50款三文魚和吞拿魚刺身樣本進行測試,多達49款三文魚及吞拿魚樣本驗出重金屬甲基汞(methylmercury,水銀的有機化合物),當中10款吞拿魚樣本的含量超出法例標準,其中爭鮮的吞拿魚樣本含量最高,懷孕婦女每周吃6片已超限量。甲基汞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對胎兒影響尤大,準備懷孕的女士應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高的刺身。

消委會檢測各樣本的甲基汞、無機砷(inorganic arsenic)、鎘(cadmium)及鉛(lead)等重金屬的含量。結果顯示49款樣本檢出甲基汞,惟沒有樣本檢出無機砷、鎘及鉛。

在本港,現行規例下,所有「固體/液體食物」(包括魚類)的總汞(包含甲基汞)最高准許濃度為每公斤0.5毫克(0.5ppm)。在國際上,按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Commission,簡稱CAC)在2018年7月的會議文件,吞拿魚的甲基汞上限設定為每公斤1.2毫克(1.2ppm)。

30款鑒定為來自大西洋三文魚的樣本中,除了「元気寿司」沒有檢出甲基汞外,其餘29款的甲基汞含量由0.013至0.10ppm,平均0.028ppm,全部未有超標。

而測試鑒定為虹鱒的樣本則檢出0.14ppm甲基汞,較大西洋三文魚樣本高。

19款吞拿魚樣本全部都檢出甲基汞,含量由0.11至1.48ppm,較來自大西洋三文魚的樣本高。當中有10款高於0.5ppm,亦即超出本港法例標準。

甲基汞超標吞拿魚名單

  • 「爭鮮」1.48ppm
  • 「松坂庫」1.23ppm
  • 「梁山泊日本料理」1.03ppm
  • 「居食屋和民」0.96ppm
  • 「City'super」0.82ppm
  • 「焱丸水產」0.78ppm
  • 「德美壽司」0.65ppm
  • 「板長寿司」 0.59ppm
  • 「崇光超市」0.54ppm
  • 「APITA」0.53ppm

其中「爭鮮」及「松坂庫」檢出的甲基汞含量更高於食品法典委員會為吞拿魚而設的上限每公斤1.2毫克。

糧農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簡稱JECFA)在2003年為甲基汞設定的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6微克甲基汞。主要考慮點為甲基汞對人類的發育神經毒性(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尤其大。

不過,JECFA也注意到胚胎和胎兒以外的生命階段可能受甲基汞的不利影響相對較輕。就成人而言,JECFA認為,攝入量比前述的每公斤體重1.6微克高出約2倍,亦不會對成人構成神經毒性風險,但對於準備生育的婦女,攝入量不應超過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以保護胚胎和胎兒。

假設一個育齡婦女體重為60公斤,按JECFA的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計,她每周攝入甲基汞的限量為96微克。若1片吞拿魚刺身的重量為12克,以爭鮮吞拿魚樣本最高甲基汞含量1.48 ppm計算,1片便含有約17.8微克甲基汞。換言之,一個育齡婦女,每周進食6片該吞拿魚樣本便會超過限量。

醫生建議,如果婦女計劃懷孕,便應最少在懷孕前一年,避免進食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http://bit.ly/2Dfp0hd)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甲基汞對胎兒及小朋友腦神經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有潛在風險,因此若婦女計劃懷孕,便應最少在懷孕前一年,避免進甲基汞含量高的魚類,以免在成功懷孕後,對胎兒有壞影響。譚說,過量攝入甲基汞,亦有機會影響成人視力、聽覺、肌肉協調及記憶力等等。

食安中心表示,在過去3年共抽取約2,700個水產樣本作汞含量檢測,除9個樣本的汞含量被驗出超出法例標準外,其餘樣本通過檢測,整體合格率為99.7%,並已公佈不合格樣本的檢測結果並作出跟進。 

中心又指,就消委會在吞拿魚刺身樣本檢測出甲基汞含量超出法例標準,已根據消委會提供的資料,從相關零售點抽取跟進樣本檢測,其中3個樣本的甲基汞含量超出法例標準,已指示相關零售點將有關刺身食品下架,目前調查仍繼續進行,如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

更多消委會檢測結果【按此即看】